你是否也曾在臉書上因為某篇po文得到很多個「讚」而「未看先按讚」呢?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一篇在網路上廣受好評的文章,會讓民眾產生從眾心理而也跟著給予正評,因而促使該文章的整體正面回應成長了25%。除了在網路上有從眾現象,在圖書市場、商業市場也都有類似情形,民眾的心理很容易成為商業操弄的工具,不可不慎防。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資訊與行銷學系的教授辛納‧艾羅與來自紐約大學、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學者共同研究發現,得到許多「讚」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很多人只是純粹「為讚而讚」。
為了瞭解從眾心理,研究團隊在某匿名網站上進行為期5個月的實驗。如同臉書的使用模式,民眾可自由在上面po文或回文,也可以在po文或回文上給予正評或負評。不過,研究人員會稍微動點手腳,將某些內容很普通的文章設定成廣受好評,以作為對照組。
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特別好評或負評的文章,民眾對於廣獲好評的文章,更容易給予正面評價,且此現象比正常狀況高出32%。經過一段時間後證實,受好評的文章整體正面評價比一般文章高出25%,反觀受到負評的文章卻沒有類似的從眾現象。
民眾受到正評假象的誘導,產生如滾雪球般效應,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微軟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當肯‧華特,也提到圖書市場的類似現象。他談到今年4月出版的一本偵探小說,一開始評價不錯,但銷量不佳,後來證實作者羅伯‧蓋爾貝斯其實是暢銷作家J.K.羅琳的筆名,頓時掀起一股搶購熱潮。對許多民眾來說,書的內容不是重點,他們是因為J.K.羅琳帶來的正面效應而爭相購買。
艾羅認為,群眾力量不容小覷,只要在網路上稍稍推波助瀾,就能引廣大迴響。例如,3C產品或是偶像熱潮,就經常利用民眾的從眾心態進行宣傳或推銷。不過,這種人云亦云的從眾心態,也可能會導致評論變質,甚至成為商人操作的手段,不可不慎防。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