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Inc. (Hyperloop運輸科技公司)正式向大眾公開。該公司在8月30日就已註冊成立。這家公司將承建Elon Musk筆下宏偉的Hperloop 計畫,並且已經貼出了時間表。
▲圖片來源
Elon Musk明確表示過,Hyperloop 是個開放的計畫,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同時他本人並不會親自領導Hyperloop的建設。現在,這工作被一個女工程師接了下來。就在上周,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Inc. (Hyperloop運輸科技公司)正式向大眾公開。加州政府網站檢索顯示,該公司在8月30日就已註冊成立。這家公司將承建Elon Musk筆下宏偉的Hperloop計畫,現已經在JumpStartFund上貼出了時間表。
這位女工程師Patricia Galloway,是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的首位女主席,還曾是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24位成員之一。目前她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國際管理諮詢公司Pegasus的CEO——一家100%由女性控股的企業。在土木工程方面Patricia Galloway有著非常深厚的行業資歷,曾參與過全球60多個大型土木工程。她最近剛完成了一個耗資60億美元專案——擴寬巴拿馬運河。
▲Patricia Galloway
等等,60億美元?對,Elon Musk在他8月份發佈的那份「說明書」裡面,所預估的建設成本就是60億美元。所以在工程等級上Hyperloop與巴拿馬運河擴建專案相差無幾。不同的是Hyperloop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類工程,它更像是一個從科幻劇本衍生出來的項目,沒有任何先例可供參考。實際上,60億美元只是個小數目。規模達300億美元的倫敦鐵路擴建計畫Cross Rail Project也是Patricia Galloway的成果之一。
40節車廂以時速800英里(約1287公里/小時)行進,5分鐘一班車,一個網站每年預計輸送300萬人次。這看起來近乎無法實現的項目,就要交給這位女強人來完成。對Patricia Galloway來說,這將是其職業生涯中面臨的一次重大挑戰。但Hyperloop公司中的能者也並非只有她一人,前SpaceX火箭任務主管Marco Villa也將共同領導該專案的實施。
受到財政預算、運力審核以及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的阻礙,美國的高鐵計畫卻十分難產,加州聯通舊金山市與洛杉磯的高鐵專案一直沒有得到實現。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建造成本。據悉加州高鐵計畫的耗資為680億美元,而歐巴馬政府只能給約23億美元的聯邦資金,州政府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也最多只能籌集100億美元左右。
相比天價的加州高鐵計畫,Hyperloop的預算要低很多。按照Elon Musk的估算,客運版將耗資60億美元,客貨運版將耗資75億美元左右。一旦建成,舊金山市至洛杉磯的旅行時間將縮短至半小時。一個討論了近30年的運輸計畫,如今很可能會在3、5年內被一個民間項目所顛覆。按照Hyperloop公司在JumStartFund上發佈的時間表,在2014年6月份左右我們就能看到Hyperloop的工程原型。在2015年第一季度,預計能看到Hyperloop的工程示範。
當然,這一切美好願景實現的前提,是Hyperloop公司能夠順利融資成功。
steven steven@pingwest.com
延伸閱讀:
Hyperloop 時速6437公里,把乘客裝入「炮彈」發射到目的地
Elon Musk 的 Hyperloop 初版設計方案出爐,比高鐵快3倍,成本只有1/10
標籤:汽車 , 交通 , 生活 , elon musk , hyperloop , 砲彈 , 運輸 , 膠囊 , et3
下一則
PlayStation 4 將於 12 月 18 日上市,售價 12,980 元,7款中文化遊戲同步上市
Hyperloop 時速6437公里,把乘客裝入「炮彈」發射到目的地
今年的AllThingsD大會上,Elon Musk又提出了一個驚人的交通運輸計畫「Hyper...
Elon Musk 的 Hyperloop 初版設計方案出爐,比高鐵快3倍,成本只有1/10
Hyperloop 系統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只需 30 分鐘的時間,整套系統低摩擦、低耗能,通過太...
007 電影《海底城》中的潛艇汽車,Elon Musk 想要讓它變成真的
1977年 007 電影《海底城》裡面那輛叫做「Wet Nellie」的 Lotus Espr...
MIT 教授研究出避免塞車的演算法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Berthold Horn 想出了一種控制演算法,車輛利用這種演算法可以以...
Tesla Model S在墨西哥再發生撞擊起火事故,為何每次都會起火?
Tesla在短短半個月內,連續遭遇了兩次電動製造商最難以面對的起火事故。上次撞擊事故據稱造成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