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清華大學大陸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近日表示,新一輪改革將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將是全面改革,就經濟領域而言大陸國企改革、金融改革和放開對民營經濟的限制值得期待。此外,他預測,未來兩三年宏觀經濟增速將放緩。
根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李稻葵是在參加《中外管理》主辦的『第22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時作出上述表示的。李稻葵指出,這一輪改革將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它還將涉及法治體制、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教育與科技管理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等一系列與經濟運行密不可分,對於緩解社會矛盾至關重要的領域。
三方面改革值得期待
『就經濟領域而言,若干重大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一是國有企業改革。『我預期會有一些重要改革的原則、一些大的方針推出。』大陸國有企業經過上個世紀末的整頓和改革,已經呈現出運行相對良好的局面,利潤總體上講並不差,但問題出在整體效率並沒有真正提高。國有企業的機會成本很大程度上是民營企業的禁入,因此,國有企業本身利潤水平的高低並不能完全證明國企經營的好壞。值得期待的是,這一輪改革的重點將是落實混合所有制,將國有經濟與國有企業分開,國家將不直接插手國有企業經營。
二是金融體系改革。金融體系經過上一輪的改革,已經脫離了商業銀行資不抵債、技術性破產的困境,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但問題在於,商業銀行仍然在金融體系中占大頭,而商業銀行的規模過分龐大,導致其利潤過高、大型銀行擠占了相應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也帶來了金融機構對於中小型企業扶持、資助不力的不良局面。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國家打開民營經濟進入金融體系的大門,大量民間投資的金融機構將像雨後春筍一樣湧現。
三是進一步放開對民營經濟的限制。當前,民營經濟體擁有大量的資金,卻找不到合適的實體經濟投資方向。這一輪改革將從本質上大規模放鬆行政審批的限制,讓民營經濟自己投資、自己負責。民營經濟進入大型製造業、公共服務投資領域,進入之前屬於壟斷的石油勘探、頁岩氣等部門的限制將會大規模放鬆。
未來兩三年經濟增速底線是7%
李稻葵還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作出了判斷。第一,未來兩三年宏觀經濟增速會低於未來十年宏觀經濟的自然增長規律,如果說未來十年自然規律是7 .7%或者7.6%的話,未來三年會低於這個水平,與今年相比,也會有一定的放緩,『7%多一點,7%是底線,而不是像以往的改革那樣,一說改革馬上經濟就過熱。』李稻葵解釋說,以往的改革基本都是擴張型的,這個格局在下一輪的改革過程中可能會被打破。
李稻葵給出自己的理由,當前大陸經濟運行中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在增長超高速階段形成的一些淤積問題,這些淤積的問題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而經濟體制改革又是跟這個調整過程同步的,『比如說地方政府形成的一部分呆帳,在下一輪改革中一定會和地方政府財源調整結合在一起,對地方政府進行約束。這輪改革是超越經濟的,對地方政府的行為要有很多約束,對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地方的決策機制、土地的征地拍賣都會有牽動,這一系列變化都會使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壓抑。』
第二,大陸經濟結構變遷已經形成,未來兩三年這個進程將會加快。『現在藍領工人的工資增速已經超過GDP增速,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成本壓力已經提高,這個趨勢還會發展,』原因在於農村剩餘勞動力已經基本上轉移殆盡。隨著製造業和服務業勞動用工成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是工資收入會快於GDP增速。下一個結論就是,從2007年開始社會消費的比重上升,同時出口企業運營會越來越困難,進口企業日子會好過。
再有,隨著經濟增速放緩,金融領域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從前是以銀行為中心,老百姓有了錢存銀行,外部融資也找銀行,因此銀行自然變成了貨幣的創造者,人們都知道一個基本道理,存款產生貸款,貸款又產生存款,這個遊戲鏈條是不斷延伸的。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銀行不搞貸款,搞理財產品了,理財是銀行體系外的存款,把前一部分從存款中轉成理財產品的話,馬上銀行存款少一截。
所以,銀行產生貨幣的機制在放緩,整個社會貨幣存量增長速度,今年出現了一定下滑,明年還會下滑,這不是壞事,我們呼籲多年的金融結構改革已經拉開序幕。
第三,國際形勢將會更加複雜,要高度關注來自國際的挑戰。歐洲區整體經濟在逐步恢復,這個恢復的過程也會帶來歐元升值的壓力,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還會抬頭,大陸有可能成為犧牲品。新興市場國家將出現困難,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國家,經濟將經歷長期、痛苦的經濟調整期。『這些經濟體過去的發展主要依靠大宗產品價格上漲,但是現在不一樣,大宗物資價格已不可能恢復到過去的水平。此外,以前受美國量化寬鬆的影響,大量的資金從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湧向新興市場國家,隨著量化寬鬆逐步退出,這個趨勢不可延續,未來這些國家對大陸的產品需求下降。
關鍵字: 花生網 大陸 財經 經濟 改革 評論 增速 李稻葵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