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高血壓無聲無息,但卻嚴重危害健康。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公布2013年國人10大死因,發現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腎臟病等死因,其佔所有死亡原因高達31.1%,已超越癌症29%,而乳癌、大腸癌也證實和肥胖有關。醫師表示,應定期量腰圍、量血壓,控制體重,以防代謝症候群。
衛福部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研究員蔡維誼今表示,根據調查,台灣20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9.7%,約每5人就有1人有代謝症候群問題,代謝症候群為腰圍粗(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5項中若有1項就是代謝症候群高危險族群。
蔡維誼說,根據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病(佔11.5%)、腦血管疾病(佔7.3%)、糖尿病(佔6.1%)、高血壓疾病(佔3.3%)、腎臟病(佔2.9%),其佔所有死亡原因高達31.1%,已超越十大死因第一位惡性腫瘤(佔29%),慢性疾病所引發的死亡率更在10年間增加了14.8%。
千禧之愛基金會常務董事、台中榮總醫療副院長許惠恒說,根據國健署所公布的2003年與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比較,因高血壓疾病每十萬人死亡人數從8.3人增加至21.6人,上升1.6倍,而非高血壓疾病引發的心臟疾病,其每十萬人死亡人數從52.2人增加至75.8人,上升約45%,顯示代謝症群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逐年上升。
千禧之愛基金會2013年8月問卷調查也發現,男性腰圍超標比率以北部最高為40%,其次是中部、南部的37%,以及東部的36%,而女性腰圍超標比率以東部地區最高為45%,其次是北部、南部的%,以及東區的36%。
許惠恒說,因北部地區男性多是上班族,因運動不足造成肥胖,東部女性則是年齡偏高腰圍較粗,建議民眾應定期量腰圍、量血壓,控制體重,以防代謝症候群。(沈能元/台北報導)
【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