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汽車開行一定公里數時需要到4S店裡保養維修,列車也一樣,而對於高速運行的動車組來說,保養維修就更有必要了。它們白天風馳電掣地穿行大陸各地,晚上回到車庫裡接受『體檢』,檢修員喜歡用回家來形容它們的到來,在照顧這些『寶貝』的日子裡,他們自己常年晝伏夜出,成了名副其實的『夜貓子』。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2月4日,大陸進入春運時間。當遊子們開始忙著訂票、打點行裝的時候,有一群人在為大家平安到家忙碌著。他們當中,既有大家熟悉的司乘人員,也有大家不熟悉的『幕後』工作者,比如動車檢修員。
工作方式
四人一組 四小時檢修一列動車
春運前夕,2月2日記者晚上十一點走進北京動車段,燈火通明的動車段內,十多列『回家』的動車停在檢修軌道上,軌道下面、動車上、車頂,穿著藍色制服的年輕人拿著專業設備在進行測試,在車底的兩個小夥兒手持一個小巧的手電筒仔細查看各處,北京動車段黨委書記楊德文提醒記者,別小瞧這手電筒,它在照明的同時還在拍照和錄影,資料上傳到系統會再進行智慧檢測。而手持這些高科技武器忙碌著的『藍精靈』們,就是動車檢修員。
動車組列車在2007年大陸全面上線投入運營,和以往的列車比,動車組列車的原理、構造都大不相同,檢測維修自然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時速最高350公里的高鐵動車,白天從北京出發載著旅客呼嘯著走南闖北,晚上回到北京動車段休息。這時專業人員要檢查動車各部件和指標是否正常,對有問題的地方及時修理,確保它們第二天正常出發。
楊德文告訴記者,『回家』的動車組列車首先要經過自動化洗車庫進行外皮清潔,再由接車人員初步『體檢』後,駛入動車所檢修庫進行一級、二級和高級檢修作業,一級檢修作業包括對車頂、車下以及上部服務設施的檢修,二級檢修主要採用超聲波探傷技術進行輪對的空心軸、輪輞、輪輻的探傷作業。
1992年出生的姜宇航,是一位動車檢修員。他和另外三位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組成了基本固定的四人小組,四人各司其職,一號、二號負責車頂和車內的檢測維修,三號、四號負責車底部分,北京動車段一級修車間主任李赫介紹,這也是整個北京動車段統一的工作模式。
作為四人小組的小組長,姜宇航除了負責全車斷電供電等重要任務,還要協調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動車是高技術結晶,車身構造精密,儀器設備多,運行機制複雜,動車組列車載著幾百上千旅客以每小時200多公里的速度高速運行,確保安全成為動車檢修員的頭等大事,『人命關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李赫告訴記者,四個人每四個小時檢修一列動車,每個檢修動作都需要兩人同時在場,除了檢查自己的部分,還要進行互相檢查,此外,還要有協力廠商再次進行檢查,與此同時,電腦系統也會進行智慧檢測,李赫說,這些措施就是多層保險,確保有效。
關鍵字: 花生網 大陸 世界萬象 北京動車 晝夜顛倒 檢修員 4S店 夜貓子 楊德文 藍精靈 姜宇航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