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CNBC》周二 (10日) 報導,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分析師 Shun Maruyama 指出,目前各家避險基金睽違 2 年來首度開始放空日經指數期貨,是種玩火自焚的行為。
Maruyama 稱:「做空日經指數期貨有風險,因為政府退休基金和央行政策,正雙雙有力支撐股指不至重挫。這對避險基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策略。」
避險基金已作多日經指數期貨兩年時間,促成日股將近 60% 的漲勢。法國興業銀行 (Societe Generale) 股票策略分析師 Arthur van Slooten 上周報告裡寫到:「對於日本央行向金融體系注入巨資的舉動,市場抱持懷疑心理,避險基金因而轉向淨空頭策略。」
日經 225 指數在去 (2013) 年 11 月期間上漲 13%,主要係受到 10 月底的兩大事件影響:日本央行祭出額外貨幣寬鬆政策,以及全球規模最大退休基金「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 宣布,將加倍投資日本股票。
然而漲勢受阻,目前日經股指已從 12 月 8 日的巔峰水準下滑 1.6%。財務省數據顯示,單在 1 月之內,外資便已脫手 8970 億日元 (76 億美元) 的日本股票。
截至 2013 財務年度為止持有 126.6 兆日元 (1.07 兆美元) 的公共退休基金,在去年 10 月 31 日曾表示,準備將股票持有比例從 12% 倍增至 25%。理論上來說,GPIF 需要每個月買入約 1 兆日元價值的股票,連續 13 個月,才能夠實現其新的配股目標。
但 GPIF 傾向於逢低加碼,往往在股指下跌時才會注資,Maruyama 表示這樣的策略,應會支撐日經指數不至於跌破 17,000 點關卡。周二日股收盤報 17,652 點。
分析師們表示,避險基金目前策略的轉變,或許是因為市場對於日本央行採取進一步振興措施的期望淡化。
瑞穗證券資深經濟學家 Tomochika Kitaoka 指出,基金投資部位隨著貨幣政策的臆度和實際轉變而行,例如日本央行 10 月 31 日大開寬鬆之門後,日經期指長期部位的空頭激增 3 兆日元。現在各家基金開始平倉這些空頭部位,或許代表市場對新一輪寬鬆的期望有所改變。
專家們認為基金的態度轉變,代表避險基金投資人們並不信任日相安倍晉三 (Shinzo Abe) 實現經濟成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