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棄美加入中國主持的亞投行
2015-03-20 11:46:04 聯合晚報 記者黃秀媛╱即時報導
編譯黃秀媛/19日電
分析家說,英法德義等歐洲國家不顧美國強烈反對,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反映它們對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逐漸失去信心,並體認與國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加強關係的必要。
CNBC商業新聞電視頻道說,中國去年斥資500億美元成立亞投行,頗有與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分庭抗禮的意味。
倫敦主權風險分析家史匹洛 (Nicholas Spiro)說:「這強烈反映美國對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影響力消退,以及中國勢力興起。歐洲對美國的領導能力失去信心已有一段時間,它們願意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會員國有部分就反映這種心態。」
分析家說,這對瞭解亞投行引起的緊張對立非常重要。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大國,多年來一直要求在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和世界銀行等全球金融機構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以反映它們今非昔比的經濟實力。
中國最近幾十年經濟飛速成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許多經濟學家更預期它再過幾年就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分析家說,面對IMF和世銀遲遲未能改革,中國終於自行創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而現在就加入並共同塑造這個組織對歐洲是合理之舉,而且歐洲國家也可能對華府不願銳意改革世銀和IMF感到不滿。
美國政府卻抱殘守缺,宣稱西方國家如共同從外界運作,將能對亞投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IHS市場研究公司亞太經濟學家畢斯瓦斯 (Rajiv Biswas)說:「如果不加入這個新機構,就可能被排除在成長和基礎設施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以及隨之而來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一些分析家說,亞投行不但未必與世銀打對台,而且能夠補其不足,因為亞投行與世銀擁有一些共同成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