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移動醫療“倒逼市場”APP診病靠譜嗎?
Mar 28th 2015, 04:53

文:李文

圖:gettyimages

移動醫療的概念正當熱。除了智能手機上下載的各類健康類APP應用軟件,穿戴式科技品的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但是目前,通過各種應用所收集得到的各種有關個人健康的數據,精確度上尚不足成為專業醫生的診斷參考。解決相關糾紛的立法也尚不完善。廣東省中醫院心律失常中心的丁春華主任提醒大家:診斷還得諮詢專業醫生意見,目前各種移動醫療設備上的數據並未到達診斷級別用途。記者採訪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從事智能人機交互研究和智能手機應用開發研究的林連南博士,他認為未來20年,我們身邊可能會有上千件的日常生活物品,都會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對接互聯網。大數據進入醫療領域,會成為醫生診斷時的有力輔助。

美國一婦女盲信APP

貽誤癌症病情

最近,美國一位51歲婦女西安·吉布森在《每日郵報》上用親身經歷給大家提醒:不要被一些不太靠譜的APP麻痹,因盲信APP而貽誤病情。據報導,吉布森從小臉上、身上都有不少雀斑。但2008年,她開始注意到自己腳踝上出現了一塊指甲大小的斑塊,比自己身上其他的雀斑色要深、形狀也更大。她諮詢了一位普通醫生,醫生告訴她沒什麼事。她又下載了一個健康類的APP軟件,查詢了一下,軟件提示斑塊有可能只是顆痣。吉布森沒再操心,但兩年后,在一次體檢中,她發現那塊斑其實是皮膚癌。幸而,2011年她做手術切除腫瘤時,癌症並沒有擴散。

求醫不如求APP?

如今,智能手機上的健康類APP品,花樣越來越繁多。在英國,這類品有近10萬種,每周的下載量也越來越大。醫學機構是這方面品的市場領導者。每天這些APP告訴我們消耗了多少卡路裏,慢跑了多少公里,提醒人們服藥等等。有五分之一的健康類APP宣稱有輔助診斷的功能,可以將我們的智能手機轉變成心電圖儀器,監測心律並發送給醫生。還有一些可以監測血壓、血糖水平。

2013年,全球健康類APP品的市場價值是24億美元。有人預測,2017年,總值有可能上升到260億美元。包括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也在極力推廣這類APP的應用。現在,甚至是心情沮喪這類問題,似乎也可以不找醫生而找對應的APP了。這讓傳統的醫患關係發生了變化。病人不再依賴醫生和護士的建議,轉而去求助APP。有些醫生歡迎新技術加入到診療當中。英國一位醫生就告訴《每日郵報》記者,他的40位病人中有三四個會每天帶智能手機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他們通常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問題。但是更多的專家則指出,花樣種類繁多的健康類APP,在推薦給醫護人員和病人使用前,需要的是更為嚴格的監管。至少在英國,目前還沒有法規去管理這類健康APP。吉布森的例子是對監管必要性的最好的證明。

移動醫療“倒逼市場”

另據《科技日報》報導,3月10日,蘋果公司春季發布會,宣佈要借Apple Watch進軍醫療領域。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認為:“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非常缺位的。在互聯網醫療方面,目前不僅沒有解決信息授權問題,信息使用后造成的醫療糾紛怎麼防範、怎麼處理同樣無解。”

報導還指出,美國1月30日正式宣佈啟動“精準醫學”計劃,先期擬投入2.15億美元。比“移動醫療”更進一步,將生物基因療法與醫療大數據結合起來,被視為是“國家層面”的啟動。在我國,最早的感知來自市場,互聯網巨頭2014年已經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阿里健康”斥資1.7億美元,並開始“未來醫院”計劃。騰訊則投資1.065億美元開啟“智慧醫療”計劃,連接醫學專業人士、醫院和用戶。移動醫療的“市場倒逼”機制正在啟動。

移動醫療設備採集到的信號

尚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現在,不少人在跑步時都會打開手機上的一些應用軟件,監測脈搏、心跳等生理指標,計算步速、距離。但這是否精準呢?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這類設備發現的血壓、血糖異常,是否足以取信呢?

廣東省中醫院心律失常中心的丁春華主任提醒大家:診斷還得諮詢專業醫生意見,目前各種移動醫療設備上的數據並未到達診斷級別用途。“醫學診療和移動醫療並不是一個概念。”丁春華,“移動醫療近年確實發展很快,但移動醫療嚴格地講不能是醫療行為,因為醫學診療卻有更為嚴格的規範,任何國際認可的藥物、醫療器材都要經過大量臨床測試、臨床認證的過程。有一些移動醫療設備的設計者來找我們試用,單就心電圖來講,我所看到的可穿戴設備收集的信號都尚是單導聯的,遠沒達到我們臨床要求的同步12導聯的精確要求。目前,此類設備還不具備診斷價值,達不到臨床診斷級別的要求,如果盲目使用,會導致誤診。這方面法規也尚未完善,面對糾紛也難以保障權益。在這方面,研發者和病人都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公一般保健用途,保健級別的使用是可以的。病人也需要知道自己採集這類數據是幹什麼用的,如果是用來給自己做診斷,目前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診療方面,丁春華認為,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當下醫生的當面體格檢查是任何設備手段不能取代的:“中醫的望聞問切,西醫的檢體,病人在場都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雖然比如看的是心髒的問題,但通過看病人的眼神、臉色、舌苔的狀況,聽病人講話的語速,摸病人手的溫度、乾燥程度,以及叩診和聽診等詳細的查體,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從中了解到很豐富的診斷信息。”但是,丁春華主任也認為,在這一科技領域,使用網絡化的手段,讓醫生及時了解病人的情況,對輔助醫生診斷是有其價值和意義的。

採集信息的精確度

是最大的技術難度

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林連南博士長期從事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研究和智能手機應用開發研究。記者採訪時,他表示:“大數據在決策上存在先天的好處,就是有助於我們掌握規律,帶來一些預測性的發現。目前APPLE WATCH往醫療方向的用力也好,針對健康管理的各類智能手機APP應用軟件開發也好,主要是在搭建一個從穿戴式設備,到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再到雲端的大數據系統平台。所收集的個人生理指標數據,不能取代醫生的直接診療,但可以起到健康管理、輔助指導醫療的作用。目前的研發用力,多針對一些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人,以輔助個人健康管理。”

不過,林連南也指出,健康類APP、可穿戴設備,技術上最大的難度在採集信息的精確度上。“採集本身尚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脈搏、心跳的採集,需要用戶主動打開應用才能進行採集,採集的過程是需要將脈搏跳動生的光波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然后被智能手機等設備識別併進行統計分析。這個過程會受到很多干擾,比如周圍光線的明暗,就會有影響。在使用這類設備時,戶外人機交互環境更為複雜,存在各種噪音干擾,這些都會對數據採集的精確性生影響。如果能夠克服採集上的這一最大問題,基於大數據和科學的分析模型,能夠比較準確提供輔助健康管理、指導治療作用的指標。當然,還有公擔心的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這是社會化層面的監管完善問題,並非技術層面的問題。”林連南。

在林連南看來,未來20年,我們身邊可能會有上千件的日常生活物品,都會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對接互聯網。這意味我們只會越來越依賴互聯網而不是能夠脫離網絡。他補充道:“而且,這類設備跟人體的距離會越來越近,甚至植入人體。比如在孩子、老人的身體內植入晶片,以防他們走失。這聽起來很恐怖,但是其實背后的理念是‘看不見的服務才是最好的服務’。好的設計必然是先打破現實的平衡,再通過完善,去尋找到新的平衡,讓失衡的現實重新回歸平衡。目前,移動醫療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認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v2x14xp1p6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