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曾是台灣經濟成長、資本市場交易主力,但當2013年全球電腦業的出貨量,年衰退約一成的壞消息傳出,反讓電子業成了十足的大悶鍋;進入嶄新的2014年,電子業能否出現谷底回升的曙光?
2014年第一個週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執行長沈振來、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等大老,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CES)。
這是2014年第一個科技業大展,各種新趨勢都將在此大展身手,不僅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雅虎(Yahoo)等大廠的核心主管全員到齊,就連汽車業的奧迪(Audi)、福特(Ford)等大廠也跨界演出,讓這場消費電子展,成了跨產業融合的最佳舞台。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參與消費電子展的景象,彷彿給台灣電子業也隔海打了一劑強心針。
外資調升個股目標價
電子股成交值占比重新站回75%
趕在正式展出前夕,外資紛紛調升相關電子股的目標價,巴克萊銀行、法銀巴黎證券等看好聯發科八核心後的連串新產品效益,把目標價調升到最高510元;美林證券也認為,鴻海今年將受惠於蘋果訂單增溫,調升目標價到101元。
這個場景,對比2013年的「電子大悶鍋」,形成強烈對比。電子業一向是台股的撐盤重心,成交值占比超過七成,2013年卻只剩下48.3%,創下近十年新低;2013年台股跌幅最大的十檔個股裡,宸鴻、玉晶光、宏達電、正達等過去的撐盤重心,更出人意料的包辦了其中的八檔。
就在2014年消費電子展前,電子股成交值比重重新站回75%以上,沉寂一年後量能再度加溫,這顯示台灣電子業的景氣,正進入反轉的轉折點。一月冬陽的午後,一群身價合計上百億元的股市中實戶,正舉行每週一次的固定聚會。大家七嘴八舌交換最近的訊息,討論著接下來的投資標的。
其中一位股市大戶透露,這場聚會與過去一、兩個月最大的不同,在於電子公司被提及的頻率明顯增加,不再只討論傳產股,有人預期,悶了一年毫無表現的鴻海集團,2014年有機會翻身,也有人預期,2013年表現不佳的指標股宏達電、宸鴻等,雖然陸續傳出單季虧損的壞消息,股價卻已經停止下跌,已有觸底反彈的味道。
美科技股三巨頭領漲
蘋果大尺寸、機器人等供應鏈最夯
股市,是基本面的先行指標,過去,台灣電子業的先行指標是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指數,2013年底,那斯達克指數最高來到4177點,全年上漲約35%,跟台灣電子類股全年只漲6.7%走勢,幾乎是天差地別。
▲跡象1:蘋果執行長庫克透露2014年將有「大計畫」
▲跡象2:百億大戶正偷偷買進電子股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365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